ttw3bq.kyz
添加时间:一向支持香港示威者的《纽约时报》如今的报道也变了。本周一,《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丑陋的开端:香港暴力蔓延的一天》的文章。文章虽然保持“惯性”引用了示威者的话说警方暴力,但也列举出很多客观事实,来说明示威者的暴力,还索性笼统地说凡是暴力都很“ugly” (丑陋)。次日,《纽约时报》又发表了《交通瘫痪、警民冲突,香港街头再次陷入混乱》一文。这次的文章更详细,说道:“周二的抗议活动从黎明后开始,旺角附近的抗议者在公交车前放置路障,并刺穿车胎。”文章没有直接谴责示威者,而是引述特首林郑月娥的话说,暴力抗议者“是与市民为敌”,不断升级的动乱可能“令香港踏上不归路”。说实话,这种“骑墙”的态度对于《纽约时报》也是相当不容易了。
回顾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令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是:它居然持续了这么久,至今已历经九年,但是全球经济金融似乎仍未完全摆脱其阴影。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面临的发展环境与危机前相比已大相径庭,并持续承受着长期的经济下行压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出台了多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旨在稳定经济增长。具体有:一是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二是发明多项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三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这里边最令地方政府津津乐道的就是债务置换;四是推出重点建设基金,专门用以解决地方政府投资当中的资本金不足问题,也注入了大量资金。
在偶像界,“偶像+粉丝投票”是个经久不衰的推介方式,如果再配上网络平台,爆发力和影响力可想而知。但是,“网络+偶像+粉丝投票”的网络偶像经济模式,究竟能走多远呢?一组不可回避的数字是,截至6月23日24时,《创造101》累计播放量突破47.3亿,同时,《偶像练习生》的累计播放量也已经超过30亿次。不可否认的是,由网络视频平台自制并推介的综艺节目,为平台本身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以及相应的广告及会员费收入。事实上,这样的模式,与10年前电视台的各类选秀节目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只是平台变了,依然是凭借庞大的收看人群赢得广告,以及衍生付费项目。
其次,从港股本身来看,最近几年,港股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和转型。因为此前香港股市大部分都以房地产股为主。所以,这次改革也让它向着一个新兴市场的方向转型,更多地接纳互联网公司,这种转型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所以,港股的转型也给中国互联网企业上市提供了比较好的资源和帮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自从英国人通过脱欧公投以来,英国已经历了3年的动荡,脱欧已经变成了悬在英国上空最丑陋的云。上周,脱欧已“吞食”了第二个首相,梅被迫辞职。脱欧已给英国保守党造成了深深的裂痕,脱欧也使英国的自信心遭受了好几次重创。报道称,那些要求硬脱欧的英国政客似乎是受到了特朗普此前访英时承诺支持英国的鼓舞,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提到这样一个因素:如果英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美国一个篮子里,假若世界秩序发生变化怎么办?英国在欧盟之外的盟友变得不太可靠或者不太值得信任该怎么办?
财政部数据,今年上半年,地方卖地收入26941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4441亿元,其中包含与房地产相关的收入9799亿元。土地财政依赖程度如此之高,让房地产泡沫难题变得左右为难,非常棘手。一旦戳破泡沫,就会引发连锁反应——房价下跌,则地价下跌,地方政府不仅收入减少,手头以土地为主的资产也贬值,发债就困难,钱更少。对金融机构来说,房价下跌,债主可能还不了钱,呆坏账增多;作为抵押物的房产和土地价值又缩水,抵偿不了损失。